相较于西方国家时不时对中国进行几句贬低,俄罗斯对我们的评价一直十分推崇。
俄罗斯著名军事专家科罗特琴科近日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美国现在才真正意识到,中国其实是一个天生的超级大国。”
这位科罗特琴科在俄罗斯军界具有极高的声望,他不仅是权威军事刊物《国家防御》杂志的主编,还曾在苏联情报系统任职,有着深厚的军事与情报背景。
他的话令人深思:为什么会称中国为“天然”的超级大国?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展开剩余88%如果说美国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和战争工业崛起的超级大国,那么中国则是一个生而具备超级大国潜质的国家。
尽管我们在近代发展较为缓慢,落后于西方国家一步,但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很快迎头赶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有句古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出自封建王朝时代,体现了古人对人民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足见民众在国家兴衰中的决定性地位。
如今,中国人口已超过十四亿,这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实根基。
更何况,我们的工业和制造业实现了全方位覆盖,从最细微的螺丝钉到庞大的飞机轮船,几乎没有什么是中国制造不能完成的。
一个拥有十亿人口且全面工业化的国家,不仅在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纵观历史也鲜有匹敌。
中国能拥有如此庞大人口,得益于上天赐予的丰厚自然资源。
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
尽管这两条河流时常泛滥,带来灾害和牺牲,但其冲积平原土壤极其肥沃,养活了数亿人口。
在保证粮食充足的前提下,南北方气候差异让农作物种类丰富多样。
北方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南方则以水稻为主,此外大豆、高粱等作物也极大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结构,这远远优于西方单一的土豆主食。
再看我国的地理环境,东临辽阔的海洋,北靠荒凉的戈壁和沙漠,西部则群山环绕,天然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
这些地理优势极大减少了外敌入侵的风险,因为未达到一定文明和科技水平的外来势力根本难以越过这些天然障碍。
除了这些客观条件,我国文化制度的延续更是中国稳固的根基,拥有超过两千年的悠久历史。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
历代帝王都以实现天下统一为最高目标,只有完成这一伟业,才能名垂千史。
统一之后,中央集权的优势显现无遗,集中力量办大事,修建大运河、筑路等国家级工程成为可能。
隋朝建立于公元六世纪前后,虽然短暂,但不仅修成了著名的隋唐大运河,更废除了旧有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为社会各阶层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大大促进了人才流动与社会发展。
虽说元朝和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他们也必须沿用汉族的政治体制,选用汉人官员来治理国家。
无论谁坐上龙椅,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惯性都不会轻易改变,这正是西方国家难以理解的中国特质。
必须承认,西方历史上曾涌现过许多强国,但与中国几千年连续的文明相比,他们多如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和葡萄牙依靠海洋贸易崛起,成为最早的殖民帝国,然而其辉煌仅持续数十年便被荷兰取代。
接着荷兰又在英法两国的夹击下迅速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
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及美国崛起,英国的霸权时代宣告终结。
自16世纪以来,西方霸权不断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
也就是说,从那时到近代,中国只经历了两朝,政治相对稳定,而稳定为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不论是西班牙、英国还是荷兰,在中国面前都不过是“小国”,面积狭小,人口有限,靠殖民掠夺难以长久保持强盛。
或许有人会问,美国和苏联的国土和人口都很庞大,为什么不被称为“天然超级大国”?
其实,美苏二者都存在内部分裂和融合不深的问题。苏联由多个加盟共和国临时拼凑而成,缺乏长远统一的韧性,难以持续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美国虽强,但本质上是一个“合众国”,五十个州各自为政,联邦政府权力有限。
因此我们常见州长与总统对簿公堂,甚至有州提出独立的闹剧。
美国如今的衰退其实合乎历史规律,依照西方国家兴衰更替的速度,美国的霸权时期已进入倒计时。
纵观历史,中国并非“突然崛起”,而是回归了本属于自己的世界领先地位。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稳居世界前列,近代的挫折只是短暂的停歇。
我们用几千年的文明书写辉煌,也用百余年的屈辱激励奋进,正是因为铭记那段历史,才有今天的辉煌。
如今的中国再次腾飞,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美国直到如今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发布于:天津市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